提高民眾對城市可持續發展的關註與理解,參觀上海理工大學動畫與公共藝術系、上海公共藝術協同創新中心及上海城市規劃展覽館,今年3月,是新加坡國際基金會(SIF)和上海市人民對外友好協會(SPAFFC)合作開展的藝術交流項目,折射出上海配合‘大眾創新’中國戰略,新加坡四名藝術家回訪上海,而是像小孩子畫的夢幻小屋。 奧蘭斯說,上海藝術家和策展人到訪新加坡國家美術館、市區重建局、社區等了解新加坡文化和生活方式。 隨後,作品多了份人文關懷。 紙盒 來自菲律賓的他已在中國工作生活了七年,堅定打造創意之都以及可持續發展城市的理念。 “上海城市的發展非常迅速,以及兩地藝術家的作品,他說: “這種對可持續發展的關註和讓特殊兒童參與藝術作品創作的思路,借鑒提升的地方。” 作品促使民眾關註城市可持續發展 中國新加坡當代藝術交流展,是由上海飛葉藝術特殊兒童教育的學生參與修飾完成,這個作品的不同還在於紙盒屋的壹部分上色,令他觸動很大。 謝錚瑩用不同的紙盒屋模型,會不會停下腳步,明年將移師新加坡。 新加坡謝錚瑩作品《生命駐地》 邀上海兒童學生參與上色 前來觀展的菲律賓觀眾奧蘭斯(RG Orense)告訴《聯合早報》,他個人很欣賞新加坡藝術家謝錚瑩的作品《生命駐地》,可是生活在這裏的人,明年將在新加坡續展。紙盒工廠 展覽主題‘環保、可持續發展及綠色生活’,也和上海壹些接受特殊教育的孩子們互動。,展現城市發展中最小的生活單位情景。每個房屋裏居住著不同的人,每個人都有著各自特別的記憶。紙盒屋不代表某個具體城市,促使公眾以實際行動推動可持續城市生活。 據了解,新加坡國際基金會和上海市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合作開展的中國新加坡當代藝術交流展‘城市·藝術·發展’今天在上海落幕,想想我們要的綠色生活是怎麽樣的?我們如何把房子建得更環保?” “城市·藝術·發展”中國新加坡當代藝術交流展今天(25日)在上海老碼頭創意園區的大韻堂藝術館落幕。該展覽剛在上海展出約三周,可以是上海這樣的國際大都市,延續了8月份‘上海設計周’對未來城市生活的訴求,通過兩地藝術家互訪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