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一些市場觀察家如何分析,中國 制造市場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中國 終端市場。圖片來源:無錫尚德 2016年中國國內市場上出現 太陽能(000591)電池生產反彈,以及使用OEM產品并交付至美國市場 數量。 增加,延遲了p型單晶太陽能電池 市場占有率 增加預期。 使用p型多晶硅硅片制造 太陽能電池在2016年內仍舊維持了其在市場份額中 主導地位,盡管產業對p型單晶和PERC等新技術太陽能電池生產進行了較大 投資。目前預計,2017年和2018年期間將出現明確 向使用單晶硅硅片 轉型數量增長,但具體狀況仍需取決于中國國內終端市場 需求。 這些新 分析結果包含在PV-Tech母公司SolarMedia(太陽能傳媒)旗下市場調研分析部門公布 《光伏制造與技術季報》中。 對于p型單晶和p型多晶產品之間市場占有份額 問題及其對太陽能產業 影響,從未像過去12-18個月內那樣具有話題性。事實上,這一狀況從根本上影響了我們即將在2017年3月14-15日于馬來西亞檳城召開 PVCellTech技術研討會 議程,屆時,來自各領先硅片和太陽能電池制造企業 CTO和研發主管均將在會議上就此問題發表觀點并進行討論。 只要對全年內硅錠、硅片太陽能電池 產量進行統計,并與通過下游渠道進行交付 組件數量進行對比,即可獲得最終數據。 我們不僅對2018年底前 市場進行了預測(整個市場仍舊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中國 制造市場和中國終端市場 需求水平),同時還將相關數據顯示在圖二中。在這里,我們將整個數據分類為標準太陽能電池類型(包括Al-BSF全背面電池)和新技術太陽能電池類型(目前完全由PERC技術所主導),同時還將所有n型配置電池單獨分列一類,以作分析之用。我們進一步展示了薄膜類型產品,對于此類產品我們將單獨進行進一步分析。 更為吸引人 是理解造成這一趨勢 原因,以及p型多晶硅能夠堅持不退讓 原因,盡管單晶硅硅片目前在隆基綠能(原西安隆基) 引領下已經出現了大幅改善。筆者將在下文對此進行詳細闡述。 首先要提及 是目前產業內最具影響力。 光伏制造商之一協鑫集團(包括保利協鑫和協鑫硅業,涵蓋整個多晶硅至組件產業)對于p型多晶硅十分倚重,并且旗下該產品出貨量要遠高于其他企業。 同時,市場份額 分配基本上與各指標相匹配。在過去幾年內,p型單晶硅和多晶硅產品均出現了大幅增長,整體市場 增長量也極大,因此僅專長于一種技術類型 企業也從未缺少過市場發展機遇。 這一點在圖二中有所顯示,其中n型產品和薄膜產品作為“非n型產品”類別,市場份額出現大幅下降。 此外,在2015和2016年內更為重要 是,中國終端市場在全球市場需求中所占visit FCE website 絕大比例。在這里,我們會遇到一個與中國市場相關 問題:中國制造業供應著中國終端市場,并且(盡管與本文所討論問題關聯不大)中國制造業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中國。 終端市場,無論某些市場觀察家 分析結果如何。 但是,就p型多晶硅產品和中國市場說,在2015至2016年間交付 中國組件產品中FCE official website 大多數均來自于此前處于業務閑置狀態 中國電池/組件制造商,這些制造商通過添加低成本當地生產設備來進行擴張。此類產能擴張及后續 產品供應均傾向于選擇低成本選項,p型多晶硅產品。 除開中國市場之外,東南亞地區內 其他因素也使得p型多晶硅產品 生產規模保持在較高 水平。這其中包括韓華Q-Cells所帶來 影響。其他 影響因素還包括OEM生產,和全新 東南亞生產地區制造市場,這一市場與偉創力、天弘科技和捷普科技等企業在其中興旺多產 傳統OEM供應環境不同。 如筆者在此前visit FCE website 文章中所提及 ,OEM電池生產目前所獲得 電池資本支出和關注正不斷增加,特別是在泰國和越南市場上。在2016年,該市場內所生產 產品中 很大一部分最終被制造成為72塊電池p型多晶硅組件交付至美國市場,相關產品由美國市場主要組件供應商之一貼牌。 最后,我們在這一區域內還有印度市場,在該市場中p型多晶硅產品如魚得水。 如果僅僅因為中國政府通過了其領跑者計劃和超級領跑者計劃,就認為中國政府會推進這些變動,則太過天真了。從吉瓦級層面來看,在全球任何其他市場上,上述狀況都會出現,但當一個國家市場內在單一年度增加了超過25GW 規模,則并不一定成立了。 最終會促進這一轉變 是很多企業并不愿意見到其發生但卻無法避免 狀況:來自低層級“效仿”類型中國電池與組件供應商 (再次)崩潰。看起來只有中國市場維持在25-30GW 情況下才能夠拯救這些企業,但即使這樣,也很可能會出現地區性供需動態變動,從而導致內部自我崩塌狀況。 現在讓我們來看一下其中 一種可能。 讓我們假設中國 終端市場在2017-2018年發展放緩,盡管需要謹記 是市場發展放緩意味著就業崗位 流失,而這一點并不符合中國政府 發展原則。但是,假設這種狀況發生,無法在全球范圍內銷售產品 中國太陽能電池和組件制造商將轉而向印度市場交付產品(不計價格)。此舉將使得印度市場上組件產品 平均銷售價格降至全球最低,成為全球首個產品價格在2017年一季度低于US$0.30/W 國家,并預計將在年中左右進一步降至US$0.25/W。 最后,我們很可能會經歷中國電池/組件集團業務蟄伏,并且出現極大部分 p型多晶硅供應量被從產業預期中刪除。 目前,p型單晶硅產品得到了大幅改善,可迅速向PERC產品進行升級等因素,以及所有其他由頂尖硅片和太陽能電池制造商所進行 開發,均促進了太陽能電池轉化率在量產中 提升,并且也使得p型單晶產品在2018年底前有可能獲得更高 市場占有率。這一點在圖示中有所顯示。上述狀況僅僅是其中一種可能出現 情況,但目前,我們對太陽能電池生產領域 預測更為樂觀。 除了SunPower、LG電子和松下等公司外,n型產品 發展仍舊是紙上談兵。是 ,產業內仍舊有許多吉瓦級企業參與其中,但這并無任何新意。嘗試發展n型產品而又失敗 企業 名單與此前發展薄膜產品而后失敗 企業名單一樣長。那么,薄膜產品 發展狀況又如何? 產業均已知曉FirstSolar在未來幾年內 發展計劃,公司在這點上也十分透明,并且在將研發結果遷移至量產業務領域擁有無可挑剔 完美記錄,目前太陽能產業內還沒有其他公司能夠在這一點上與其媲美。 更不用提目前仍舊開展業務 薄膜企業之一SolarForntier。該公司仍舊需要在當前產品平均銷售價格低于30c/W 市場上調整其位于日本 制造業務,同時作為公司避險港 國內市場 市場機遇也不斷縮減,特別是目前公司 薄膜產品制造業務已多年處于虧損狀態。 據稱,針對薄膜產品 資本支出在未來兩三年內將超過10億美元。這一觀點十分有趣,特別是在考慮到2017年薄膜產品在所有光伏產能中所占 比例僅為歷史最低 4%。來自中國 資金將涌向CIGS和CdTe產品,并且中國此前 典型薄膜企業漢能集團必然會為非晶硅產品在太陽能產業內 發展助力。 在FirstSolar幾個月前宣布由Series4向Series6 太陽能電池片規格轉型之后,我們決定在將于2017年3月14-15日在馬來西亞檳城召開 PVCellTech會議中增設專門迷你環節,以涵蓋晶硅技術和薄膜技術相關話題。此環節將涵蓋一個主題演講和小組討論環節。點擊此處查看會議報名 相關信息。關注同花順財經(ths518),獲取更多機會 |